close
高雄鄉土認証-鳳山新城三砲台
一、鳳山縣新、舊城的歷史背景
明鄭時期(1661年)台灣設1府2縣,其中萬年縣的治所設在興隆里(今左營)。清領時期(1684年)台灣設1府3縣,其中鳳山縣的縣治仍沿 襲慣例設在興隆里。1721年朱一貴之役,興隆里的縣治受到威脅,為防止再次淪陷,1722年在原地建土城,「舊城」誕生,1760年增建砲台,1826 年改建成石城,舊城雖歷經改造、固若金湯,卻未曾被使用。
林爽文之役(1786年),莊大田響應作亂,「舊城」被攻破,縣治因此東遷至埤頭(今鳳山),初建竹城,是為「新城」(1788年)的開始。歷 經城門修建(1804年)「城樓、砲台與曹公圳的完工」(1838年)、護土(1854年)、重修(1892年)等工程,雖逐漸完備,但已不符時代需要, 日治時期多已拆除。
二、鳳山新城三砲台的發展
知縣曹謹在曹公舊圳完成後,為加強新城的防禦力,配合曹公舊圳作護城河,並增建城樓與6座砲台(現存3座),後來因保存不良,1999年縣府發包整修砲台殘蹟,並修復完工,如今已非原貌。
三、鳳山新城三砲台的影響
現存砲台計有平成、澄瀾與訓風等3座,但始終未見砲管的身影,但砲台與城門大約勾勒出鳳山新城的輪廓,具有歷史價值,值得戶外教學參觀。平成砲台位 於曹公廟正後方,呈四方形,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「平成」。澄瀾砲台位於「城南」,音似「澄瀾」,台座為不規則的八角形,花崗石橫額刻有2字。訓風(順風 之意)砲台的牆身呈現弧形,橫額則是嵌於城牆,左右有泥塑的書卷裝飾。由於位於鳳山溪與城濠合流處,早期為大陸移墾的漢人及貿易船隻上岸的要塞,因此附近 的街道相當熱鬧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